首页    公司动态    【苗圃喷灌系统】智能喷灌系统设计

【苗圃喷灌系统】智能喷灌系统设计

创建时间:2022-08-01 13:44

苗圃喷灌系统设计

苗圃灌溉系统是需要一套完整的灌溉系统的,因为苗圃都是栽种在容器内,不能直接从地上汲取水分,苗圃喷灌系统不仅能减轻生产管理难度,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,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。

苗圃喷灌系统概述

       苗圃喷灌系统是从水源取水并输送、分配到田间,实行喷洒喷灌的水利设施。由水源工程、输配水渠道或管道和喷酒机具等三部分组成。

一.喷灌系统有多种类型:

1)按水流获得的压力方式可分为机压式、自压式和提水蓄能式喷灌系统;

2)按喷灌设备的形式可分为管道式和机组式喷灌系统;

3)按喷酒方式可分为定喷式和行喷式喷灌系统。

中国一般将喷灌系统划分为移动式、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三种类型。移动式喷灌系统从田间渠道、井、塘直接吸水,其动力、水泵、管道和喷头全部可以移动,这种系统的机械设备利用率高,应用最为广泛。

二.喷灌系统包括水源、提水设备、引水设施三部分
(1)水源
自然水源取用方便,水虽丰沛,水温与苗圃土壤温度接近,水质较好,含有部分养分,有利苗木生长,可直接用于苗圃喷灌。选地下水为苗圃供水时,宜设蓄水池以提高水温。水井应设在地势高的地方,以任自流喷灌;同时水井设置要均匀分布在苗圃各区,以便缩短引水和送水的距离。
(2)提水设备
般根据苗圃育苗的需水情况使用抽水机(水泵)作为提水设备。

(3)引水设施
般分为渠道引水、管道引水。

三.苗圃喷灌系统设计:

苗圃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通过喷灌系统的类型选择、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、喷灌系统的布置、喷头及管道的选型、管道的水力计算、水泵的选择等分析计算过程。

1)喷灌系统的类型选择:

按灌水器种类分:喷灌系统、滴灌系统、微灌系统;

按系统控制方式分:手动控制系统、自动控制系统、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;

按主要组成设备的组装方式和移动特点分:固定式(一次性投资最高、运行费用最低)、移动式(次之)、半固定式(一次性投资最低、但运行费用最高)

2)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

收集有关绿地的地形、土壤、水源、气象、电源、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等资料,特别是地形资料,应有1:1000~1:200的地形图作为设计底图。

3)喷灌系统的布置-根据观测或公式法进行喷灌需水量的确定

由于气象条件(温度光照、湿度、辐射及风速)、土壤性质及其含水状况、植物种类及生育阶段等均影响到喷灌需水量,而且他们之间错综复杂,因此确定喷灌需水量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实际观测。但在设计阶段缺乏实测资料,这就需要根据影响需水量的因素进行估算,估算喷灌需水量.

在喷灌系统中,应满足植物需水高峰时期的日需水量,也就是按最不利重要条件设计选取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最高日需水量,以使系统有足够的供水能力。

4)灌水方式的选择

灌水方式的选择,一般用自来水接皮管浇灌和完整喷灌系统浇灌两种。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绿地工程的简易或复杂程度,可进行如下选择:如果工程简单、绿地面积小、业主要求不高,可选择简易自来水接皮管浇灌,这时设计好给水、出水和给水管道就可以了。如果绿地质量要求较高、工程较复杂、绿地面积又大,这时就要深入设计整个喷灌系统。从给水到管道到出水喷头,均要仔细思考。

5) 灌水器的选择-灌水器选择的影响因素

要考虑其本身的性能。如喷头的工作压力、流量、射程、组合喷灌强度、喷洒扇形角度可否调节、滴灌带(管)的滴孔间距、滴孔流量、最大铺设长度等。要考虑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、地块大小形状、植物种类、水源条件、用户要求等因素。在同一工程或同一喷灌系统中,宜选同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灌水器,以便于喷灌均匀度的控制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。

喷灌系统是为了弥补植物需水的不足,而不是创作人工水景,一定要在满足植物需水的前提下,尽量照顾景观效果。

6)喷头类型选择与应用

埋藏式升降式喷头:在喷水时自动弹出地面,不喷时缩入,不影响地面景观和其他机械作业。

微喷产品:射程小、流量低、喷灌强度小,水喷在植物附近。

滴灌产品:可直接把水肥输送到植物根区,可节水,使植物生长在最佳环境中,但在首部必须安装可靠的过滤设备。产品类型有单滴头、复合滴头、滴灌管和滴灌带、雨鸟xert—bugi滴头。适合于花卉、灌木、树木,特别是成行种植的绿化带、绿篱、行道树等。
7)灌水器布置
一般滴灌和微喷灌系统的管沿植物种植行向布置,而滴头或微喷头以适当间距安装在毛管之上,但在苗圃喷灌中,滴灌和微喷相对较少。
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布置包括喷头的组合形式、喷头沿支管上的间距及支管间距等。喷头组合形主要取决于地块形状以及风的影响,一般为矩形和三角形,或为特例正方形和正三角形。矩形或正方形布置适用于地块规则、边缘呈直角的条件,这种形式的设计简便,容易做到使各条支管的流量比较均衡。

 

8)泵房

       泵站站址应根据灌溉、排水、工业及城镇供水总体规划、泵站规模、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,考虑地形、地质、水源或承泄区、电源、枢纽布置、对外交通、占地、拆迁、施工、环境、管理等因素以及扩建的可能性,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。

       山丘区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形开阔、岸坡适宜、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。

        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岩土坚实、水文地质条件有利的天然地基上,宜避开软土、松沙、湿陷性黄土、膨胀土、杂填土、分散性土、振动液化土等不良地基,不应设在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以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。当遇软土、松沙、湿陷性黄土、膨胀土、杂填土、分散性上、振动液化土等不良地基时,应慎重研究确定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措施。

9)管道的水力计算表